繼2008年奧運會之后,中國青島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下稱安工院)又于5月初在上海、廣東等地再次啟動了自主研發的油氣回收項目,安工院辦公室主任路念民日前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說:“項目目前已進入到設備的采購、制作以及打地基階段,預計11月初進行現場安裝,11月底裝置即可投入運行?!?
油氣揮發 既污染又浪費
據統計,2008年我國石油消耗量超過 3 億噸,按原油的汽油產出率30%計算,汽油產量為9000萬噸。汽油從煉油廠到用戶的儲、運、銷中轉過程至少要裝卸4次,每次裝卸都會有飽和油氣排放,累計排放油氣約5億立方米 。5億立方米油氣則會產生100億立方米爆炸性氣體、污染33,500億立方米大氣環境,對人類的生態環境、安全環境、健康環境造成嚴重隱患。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教授談到油氣危害時說,汽油揮發在空氣中產生的油氣屬于有毒有害的物質,其中不少是致癌物質,而大多數加油站都建在城鎮交通要道等人群相對集中地區,長期吸入油氣對人體的危害顯而易見。
另一方面,在能源緊缺的當下,油氣揮發造成的資源浪費不容忽視?!吨袊茉磮蟆酚浾邚陌补ぴ禾峁┑牟牧现辛私獾?,若中國汽油的年使用量按9000萬噸計,全國按華北地區揮發量估算汽油損耗,不計油船的裝車和運輸損耗,僅考慮汽油出庫一次,年平均損耗率就高達0.7%。 ,損失量約6.3萬噸。按6000元/噸計,價值人民幣3.78億元。如果考慮煉油廠到加油站整個油品生產銷售流程,油氣揮發率會達到3%。,經濟損失則更大。
據統計,目前我國的煉油廠及儲油庫有3000多個,加油站近10萬座,儲、運、銷作業環境都需要大量的油氣回收處理裝置。另外,隨著一些大型煉油項目的陸續投產,油氣的回收治理迫在眉睫。
自主研發 經濟社會效益共贏
據悉,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發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油氣回收裝置, 但因技術上和管理上的問題以及裝置回收效率低等原因而未能廣泛地推廣應用。
作為中國石化的直屬研究院,安工院于2002年申請中石化課題《吸附法油氣回收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研究工作于2004年完成,并于2005年10月通過了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組織的技術鑒定。技術鑒定負責人說:“利用該油氣回收技術在北京石油公司沙河油庫建立的油氣回收裝置,到現在已運行一年,結果表明:油氣回收率達到95%以上,油氣的處理能耗為0.087-0.15KWh/立方米,裝置運行安全可靠,周圍環境油氣含量達到國家環保要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技術總體達到了國外同類裝置水平?!苯刂鼓壳?,該項技術已申報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
安工院相關負責人說:“罐裝過程中揮發出來的油氣濃度一般約占15%-40%,可在汽車油罐車周圍約9米范圍內形成爆炸氣團,引發的燃爆事故屢見不鮮。安裝油氣回收裝置后,在任何泄漏點排放的油氣體積分數濃度不超過0.05%,在整個罐裝區域,沒有任何油氣味,罐車周圍的油氣濃度遠低于爆炸極限,大大提高了作業場所的安全性,同時保障了員工的身心健康?!?
記者從安工院提供的材料中了解到,若在一座年發汽油量30萬噸的油庫建一套油氣回收裝置,設計壽命為15年,裝置成本約300萬。罐車裝車按0.7%。的揮發量計,可回收195噸汽油,按6000 元/噸的汽油價計算,可增加年收入117萬元。從年支出看,包括電費、人工費、材料損耗、設備折舊、維修費在內,共計32.24萬。年盈利可達84萬元?!八?,只需三年就可收回成本?!痹撠撠熑吮硎?。
油氣回收 已顯成效
奧運期間,中國石化作為北京奧運合作伙伴積極按照國家要求,遵照環保法律,落實油氣專項治理改造,利用安工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新型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完成了河北、天津8座油庫以及北京地區20座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的安裝調試工作。
安工院上述負責人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中石化所屬天津、河北石油公司的油庫采用該技術建立的裝置,經過一年多的穩定運行證明,經過處理后的油氣濃度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為中石化節省一次性投資近2000萬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了迎接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以及深圳大運會的召開,根據《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設市城市及其他地區承擔上述城市加油站汽油供應的儲油庫應于2010年1月1日前完成油氣回收改造,去年年底中國石化在深圳召開會議,對北京、天津、河北油氣回收總結,同時啟動了珠三角、長三角油氣回收工作。
而作為技術主力,安工院也義不容辭的投入到其中,并與今年5月初在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高橋油庫,以及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南村、大鵬灣、媽灣油庫等地啟動了一系列油氣回收治理工作?!跋嘈烹S著油氣回收項目的推進,油庫的工作環境會越來越好,我們生活的環境也會充滿著清新的空氣?!甭纺蠲褚钥隙ǖ恼Z氣說道。
?
http://www.p5w.net/news/cjxw/200909/t2584412.htm
?
|